首页 > 科幻小说 > 我的师门有点强 > 47. 画风终于正确了?

47. 画风终于正确了?(1/2)

目录

在苏安然的想象里。

所谓的仙侠世界秘境冒险,必然是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危险,稍有不慎就会毙命陨落的那种。

因此这一次进入幻象神海秘境的深处,他是抱这九死一生的觉悟来的。

毕竟不管是谁,都一直告诉他,神海境二重天的修为只是能够进入幻象神海深处的门票而已,并不代表着他就有资格可以在这个秘境里横着走。甚至就连黄梓都在不断的强调,让他在外围摸鱼就好了,不要进去深处凑什么热闹。

可事实上,苏安然的内心却是毫无波动,甚至还有点无奈。

除了不小心遭遇雷兽出了点小状况外,苏安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危险的地方。

而且因为有屠夫在,就算面对雷兽的时候,也是处于有惊无险的状况——至少,风险还是可控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解封了屠夫也不是没有好处。

方圆两百里以内的区域皆成死寂荒地。

这也就意味着,通常的生物根本不可能在这个范围内幸存下来。

而能够幸存下来的,不管状态如何也肯定都不是什么凡物。

所以当苏安然等人朝着范围内唯一一棵还没有彻底枯萎死去的大树前进时,他们也就抵达了此行苏安然的最终目的地。

生长着神海不朽果的不老树。

这是一棵超过十米的大树,树身直径约莫需要十人合抱,枝繁叶茂。

不老树本身的树皮并不粗糙,相反看起来似乎显得非常的光滑,苏安然等人甚至都能从上面看到自己的模糊倒映,有点像是古代那种未经打磨的铜镜。可是伸手摸上去的触感,却是非常的干涩,甚至还有一种奇怪的颗粒感,可不老树的树皮看起来根本就没有任何颗粒。

苏安然搞不懂这些,也只能归咎于这个幻境的特殊所在了。

不老树的枝叶非常茂盛,枝干离地大概八米左右,茂密的树叶甚至将直径五、六的范围都纳入了阴影遮蔽的范围。只不过此时,这些树叶却是有了大片的凋零和枯黄,显然刚才屠夫的生机灭绝对于不老树而言也并非全然没有影响,只是或许因为距离过远,又或许是不老树算是非常神异的物种,因此才没有直接被摧毁。

八米的距离,对于苏安然等人并不算太过困难。

大概只需要一次借力,就能够轻松上树。

苏安然一个纵身,然后在树干上一次轻踩借力,就成功的攀到枝干上,钻进树丛里。

根据药神的描述,苏安然要寻找的神海不朽藤是神海不朽果的伴生物。而神海不朽果则一般长在不老树最为顶端的区域,那里是不老树所有精华的汇聚之地,也是不老树常年被阳光照射的位置。

甚至,因为雷池水泽的气候特殊性,当末日海处于狂暴时期,幻象神海被彻底封锁的时候,这里常年会有雷电劈落。大量的雷电劈落在不老树上,基本都是汇聚于这处顶端存在,因此也就给不老树,或者说神海不朽果提供了不少雷电的气息——就如同渡劫一样,在经过雷电的洗礼后,神海不朽果或多或少都会沾染上这种力量的气息。

雷电的纯阳气息,既能摧毁神魂,可同时却又是能够滋养神魂的特殊力量。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物极必反。

苏安然一路攀爬到最高处,中途他并没有遇到任何险境。

这事顺利到让苏安然觉得不可思议的程度。

因为按照神物必有守护者的原则,像神海不朽果和神海不朽藤这种天材地宝,附近必然会有强大的妖兽或者凶兽守护。可是哪怕苏安然采摘了第一枚神海不朽果后,他却依旧没有遭到任何妖兽或者凶兽的袭击,这让苏安然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采摘了假的天材地宝?

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他和玄悲大师之间的约定,因此他很快就将两颗神海不朽果采摘完毕。

所谓的神海不朽果,有点像是苹果。

通体鲜红,表皮光滑,上面隐隐还有淡紫色的光芒一闪而逝。

这是神海不朽果吸纳了纯正的雷力表现——不老树每隔三十年便会结果一次,每次结果必然只有两颗,然后再隔三十年,神海不朽果才会真正的成熟,原本因结果后开始吸收雷电之力而导致的雷电之力散逸,也才会开始逐渐内敛,直到最终就如同苏安然手上的这两颗神海不朽果一样,只留下不时的一丝雷电之力在闪烁。

彻底成熟的神海不朽果,如果在十年内都没人采摘的话,那么就会因过熟而自动脱落,融入地面化作不老树的养分。

苏安然等人这一次的到来,算是恰到好处——所有的雷电之力已经被神海不朽果彻底吸收,但是却又还没有到过熟的程度:这种时候的神海不朽果药效是最好的时候。

小心翼翼的采摘完两颗神海不朽果,并且将其放入纳物袋后,苏安然才拿出一柄血红色的小刀,然后对着不老树结出神海不朽果的顶端枝芽划去。

伴随着这柄血红色小刀的挥动,本该无惧任何兵器法宝攻击的不老树,所有的枝叶却是突然开始摇晃起来。

本是无风的环境,此时却突然开始抖动起来,甚至发出了一阵阵宛如风吹的呜呜声。

听起来,就像是不老树正在哭泣一样。

“出什么事了?”因为看不到被树叶遮蔽下的苏安然情况,站在不老树底下的青玉突然开口喊道。

“没事。”苏安然大声回了一句。

因为青玉等人的伤势尚未彻底痊愈,所以此时上树采摘的也只有苏安然一人。

这在某种程度上,倒是方便了苏安然的行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